·161·第37卷第4期2024年2月Vol.37No.4February2024艺术科技0…引言塔尔图符号学派的领袖洛特曼强调“叙境”功能,认为“影像符号和特定的电影语境结合之后能创造出切合效果,从而多维度、多层次实现影片的意图表述,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共情”[1]。影视艺术文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复杂的、多语的、开放的符号系统和交流系统组合形成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也认为,“符号化的思维、象征性的行动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这些关系”[2],即所有的文化都是由符号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符号形式指向不同的文化分支。符号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流动,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电视剧作为现代大众传媒手段之一,自然少不了对文化符号的使用。电视剧跨国翻拍背后蕴藏着深刻的跨文化奥义,而这种“跨文化”的实现就是通过影视符号的“变装”来完成的。研究如何在跨国翻拍过程中有效转变影视符号,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当前时代语境下有一定意义。2007—2012年,丹麦完成了悬疑电视剧《谋杀》的三季拍摄,剧集播出后立刻被英国BBC4引进。丹麦版《谋杀》被英国评论家称为“目前电视上最好的电视剧”[3]100,其集均观众量超过100万,于2011年荣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国际戏剧奖,而后逐步在整个欧洲播出。美国、印度、德国、土耳其都曾翻拍《谋杀》,较之其他翻拍版本,可以发现土耳其翻拍的《谋杀》在未改动核心情节的基础上,对画面环境、人物行为、声源音效等影视符号进行了本土化重构,实现了文化符号的“变装”,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1…影视符号的“变装”:忧郁与夸张在翻拍过程中,影像符号进行本土化“变装”,观察电视剧《谋杀》的两个版本,从环境塑造、人物行为情绪、音乐制作三个层面对影视符号内涵进行艺术解读,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丹麦版《谋杀》充斥着忧郁感,对比之下的土耳其版《谋杀》则呈现出夸张的风格。1.1…画面、物象符号与环境塑造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具有独特的地理空间,因此影视画面作为影像的叙事单位,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的“能指”。“所指”是相对客观的、唯一的,“能指”是主观的、多变的。光线、色彩、物象符号从构图层面塑造了影像环境风格。在影像画面上,“能指”与“所指”并非“一对一”的,这为观众留下了极大的可阐释空间,导致不同接受语境下的观众跨国翻拍下的符号“变装”与意义解码研究——以丹麦和土耳其两版《谋杀》为例葛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