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MPUS教学纵横49浅析小学语文识字方法与路径-刘丽丽-中国文字承载着中华文明,记录着历史,是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知晓未来的有力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汉字是小学阶段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带领他们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怎样科学引导、利用有效的方法与路径来带领学生学好汉字、用好汉字,是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下面我将结合实例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方法与路径。一、小学语文识字的重要性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浓厚的识字兴趣,使之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字3000个左右。(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前提是识字。阅读需要认识并且理解文中的字,如果学生在阅读中不认识字,不理解字义,就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就无法实现有效阅读。故而大量的认字储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写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识字。写作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文字这一介质传达给大众的过程。识字不多或是识字不牢,导致阅读效率低下、阅读量少,基本常识和素材积累量欠缺,写作时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识字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国人从古至今的思想、信仰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借助汉字,记录下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所以汉字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传递着精神,识字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间架结构、笔画笔顺、字形字义,无一不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形象美、意境美。(三)识字促进思维发展进阶的有力抓手汉字的造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这些造字规律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古代人们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看似一个简单的汉字,实际上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学生要想识好字,需要大脑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调动观察、比较、想象、联想等能力,所以识字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进阶的过程。二、小学语文常用识字方法(一)图像识字法图像识字法适用于识字初期阶段的学生,这种方法创意性和趣味性并存,帮助低龄学生从图像的具象向汉字的抽象过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为识字铺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识字案例:1.象形字图解法象形字的造字方法,是通过线条描画实物形状而形成的造字法。所以在识字启蒙阶段,我们可以多用象形字慢慢画给学生看。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象形文字是古代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