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1月第14卷第3期临床医学·57·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黄金金,张萍霞(通信作者),朱文静,朱才溢,张梦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江苏南京210006)【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BC)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采用PBC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d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出院后随访3个月,记录60例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d,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和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面部麻木10例、咬肌无力9例、眼部不适7例、口唇疱疹3例、听力减退2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痊愈。仅1例(1.67%)复发。结论: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且安全性高。【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睡眠质量;心理状态【中图分类号】R7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03-0057-0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率较高,主要好发于女性,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面部剧烈的疼痛,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如果发展为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2-3]。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一些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或耐受性[4-5]。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忍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其中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ballooncompression,PBC)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PBC是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将微球囊导管引入三叉神经半月节区域,并通过充气微球囊的压迫作用,达到神经阻滞的效果,从而缓解患者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