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张建玉(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芳草小学,甘肃白银730400)摘要:新课标视域下,传统的“满堂灌”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本文先是阐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接着分析了部编版语文教材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支持,最后从问题导入法、探究式阅读法、多维度阅读法、创造性阅读法几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策略,希望能为一线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启发式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和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和其他娱乐形式的出现,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常常将重点放在阅读技巧的讲授上,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投入和对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新版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能力、阅读品格和阅读情感,教师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首先,阅读能力涵盖了学生理解、分析、评价和运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难度文本的能力。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着重培养学生的字词理解能力和表面的阅读技巧,而忽略了学生深层次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强化。然而,要想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文本,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分析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读。其次,阅读品格在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要求学生遵循阅读规范,尊重作者和作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品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最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