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综合医学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2月第8卷第3期简化前伸位在大批量颈椎CT体检中的应用价值黄毅,梁兆坚,党宏斌,张勤,陈汉威(通信作者)(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康复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目的:探索简化前伸的检查体位优化技术对减少颈椎CT带状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接收的57例行颈椎CT扫描的体检者,随机进行传统颈椎扫描摆位(29例)和简化的优化体位(28例)进行颈椎扫描摆位。测量图像噪声值,记录检查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对两种体位的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进行评估。结果:两位医师的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值=0.605,P<0.001);简化前伸位的图像噪声(8.57±2.73)低于传统体位的(17.03±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简化前伸位和传统体位的CTDIvol平均值分别为(12.69±0.49)mGy、(12.77±0.32)m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CT检查中,通过简化优化体位可减少颈椎下段的带状伪影,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关键词】颈椎CT;带状伪影;体位【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3-0191-04下段颈椎CT扫描区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颈部与肩部交界处存在大量骨质,且分布不均匀,X线横向衰减显著,由于光子“饥饿”作用,导致下段影像出现暗条带状伪影,从而对下节椎间盘造成影响[1]。简化优化体位,即双手指交叉前伸下压法,以下简称“简化前伸位”。对两种体位的图像伪影进行三分制盲法评分,即严重伪影、中等伪影及轻度或无伪影,并使用一致性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目前,为了减少颈椎下段的带状伪影通常采用拉伸带或者采用李丹妮等[2]的研究受检者下肩部垫高再对受检者双肩进行提拉,这些方法虽然对减少颈椎下段带状伪影有效,但执行过程中仍有困难且耗时较长。因此,本研究通过简化前伸位,来达到使用拉伸带的效果,减少操作步骤,缩短用时,探索减少颈椎CT图像中的带状伪影和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接收的57例行颈椎CT扫描的体检者,随机采取传统的体位(29例)和简化前伸位(28例)进行颈椎扫描。采用传统体位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5例;年龄22~57岁,平均(39.33±4.72)岁;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17~38kg/m2,平均(23.55±3.45)kg/m2。采用简化前伸位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