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心理技术与应用2024,Vol.12,No.4,211-2192111引言根据生态系统理论(Bronfenbrenner,1979),影响儿童成长的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每个系统都与其他系统及儿童相互嵌套,影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微系统是儿童生活的直接环境,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其中,主要作用于儿童成长的两大关键微系统为家庭心理社会特征(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等)和家庭物理及物质性特征(居家噪音、家庭生活的秩序性等)(Hicks,2010)。家庭嘈杂度隶属于生态环境微系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家庭物理环境,主要指家庭中存在的喧闹、拥挤和无序等状态。在当下社会里,家庭中充斥着大量的电子噪音,如手机、电脑、电视、音响等,研究发现其会影响儿童的发展(Evans&Wachs,2010;Vernon-Feagans,etal.,2016)。因此,家庭嘈杂度这一伴随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愈发成为社会难以忽视的问题。儿童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白学军,林崇德,2014)。良好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很重要(Hartetal.,2007),长期生活和成长于低嘈杂水平家庭中的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情况偏少(Deater-Deckardetal.,2009;Vernon-Feagansetal.,2016)。嘈杂的家庭环境通常预示家庭嘈杂度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父母与儿童情绪调节的链式中介作用郝立荣1王濛濛2杨玉川1董妍1(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2)(2南京市潭桥小学,南京211100)摘要为探讨家庭嘈杂度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采用家庭嘈杂度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387名南京市某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嘈杂度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父母认知重评和儿童认知重评显著负相关,儿童主观幸福感与父母认知重评和儿童认知重评显著正相关,与儿童表达抑制显著负相关;(2)家庭嘈杂度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显著;(3)父母和儿童的认知重评策略在家庭嘈杂度和儿童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儿童认知重评策略还有独立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家庭的嘈杂程度、增加父母和儿童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提高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关键词家庭嘈杂度;父母情绪调节;儿童情绪调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幸福感分类号B844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4.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