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024·4技术推广·试验研究表6不同处理果实综合性状比较处理代号(浓度)畸形果(个)五棱突起(个)纵横比单果重(g)果实硬度(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0倍液)090.932449.6716.32(700倍液)090.912439.6916.53(800倍液)080.892409.8816.84(清水对照,CK)030.8122410.0417.13结论喷施3.6%的苄氨·赤霉酸600~800倍液2次对红露苹果无明显的致畸作用。可以提高红露苹果果实纵横径比,600倍液效果最明显,随着浓度的减小效果逐渐降低。能扩大红露苹果的果凹,促进果顶五棱突起,有明显提高果形指数的作用,使果实更加高桩,五棱更加突起,更加漂亮,提升了外观品质。可明显提高红露苹果单果重量,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会降低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浓度越高影响越大。收稿日期:2023-10-20农事百科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可减少裂果。弥勒苣苔(ParaisometrummileenseW.T.Wang),苦苣苔科,弥勒苣苔属植物,是云南特有珍惜植物一个很特殊的单种属。弥勒苣苔一般生长在海拔2000~2600m的石灰岩林内石壁上,仅分布于滇东南弥勒市及石林县,被发现于石林县石灰岩山植物区系,是100年来首次在野外发现的该种活体植株。弥勒苣苔野外居群被再次发现,对于云南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起源与分化、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将有重要研究和参考价值。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药用历史悠久,目前国内苦苣苔科植物研究基本上侧重科研价值,如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系统进化、植物分类学等方面,其实用价值的应用仍为野生挖掘用作药材,对该类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等方面研究甚少。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挑选成熟、健壮、无病斑的弥勒苣苔叶片,轻轻从叶柄基部取下,叶片切割方式用全叶插、两段式切段和三段式切段3种。记录成活率、生根所需时间、出现子株所需时间、每种叶段产生子株数及子株叶片数5方面的数据。1.1.1扦插叶片切割方式试验叶片切割方式包括全叶插、两段式切割和三段式切割,目的是筛选扦插最适合的叶片切割方式。1.1.2不同扦插基质试验选择扦插常用的草炭、蛭石和珍珠岩3种基质,混合为5种不同配比,筛选扦插最适基质。结合研究结果,寻找弥勒苣苔繁殖系数最高的扦插叶弥勒苣苔叶插繁殖试验研究张应祥(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农业和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马龙655103)摘要:为探索珍稀濒危植物弥勒苣苔繁殖方法,开展以无菌种子萌发组培苗叶片切割扦插试验,研究不同叶片切割处理方式对子株数量的影响,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