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3月第14卷第9期临床医学·57·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庄晓灿(如东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通226400)【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5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沙拉嗪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炎性细胞因素水平和不良反应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炎症性肠病患者美沙拉秦联合益生菌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美沙拉嗪;益生菌;血清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09-0057-03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的肠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两大主要类型,常伴随腹痛、腹泻、便血和持续疲劳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1]。随着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IB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其治疗策略的深入研究变得更为紧迫。美沙拉嗪作为一种5-氨基水杨酸制剂,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之一[2]。然而,其单药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或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3]。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之间的关系。肠道微生态的不平衡被认为是IBD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成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视角[4]。基于此,益生菌成为备受研究的焦点,通过联合应用,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缓疾病进展,并减少药物副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在IB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