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2月第8卷第3期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王嘉瑞,丁向明(通信作者)(汉中市城固县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汉中723200)【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汉中市城固县医院收治的210例肺癌患者,均给予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记录所有患者的征象特征与强化状况。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在210例肺癌患者中,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为淋巴结转移80例(转移组),占比38.10%。转移组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等CT征象占比分别为72.50%、85.00%、88.75%、80.00%,高于非转移组的19.23%、14.62%、14.62%、24.62%(P<0.05)。转移组的CT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分别占比12.50%、31.25%、56.25%,对照组分别占比67.69%、23.08%、9.23%,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确诊为淋巴结转移82例,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34%(79/82)、99.22%(127/128)、98.10%(206/210)。结论:肺癌患者多伴随有淋巴结转移,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肺癌病灶的征象特征与强化特征,鉴别诊断淋巴结转移具有很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关键词】肺癌;淋巴结转移;螺旋CT增强扫描【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3-0133-03肺癌是常见的呼吸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国内外很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可占85.0%以上[1]。外科手术是肺癌目前主要的根治手段,但是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然较低,主要在于很多患者在术前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导致术后复发率一直比较高[2-3]。在术前确定是否淋巴结转移,对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辅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4]。肺癌术前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很多,包括超声、螺旋CT、X线、核磁共振成像等[5]。常规CT当前应用比较多,可有效判断肺内病灶部位及邻近结构生物学结构状况。螺旋CT具有呼吸伪影少、密度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病灶部位显示清晰等特点,并且能够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特别是螺旋CT增强扫描能更加直观地显示病灶细节,可反映肿瘤血供情况[6-7]。本文具体探讨了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希望促进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检出,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