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ANDONGMAN百科论坛—272—立德树人视阈下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王淑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民族中学731400摘要:在当前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不仅可以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更能深入学科本质探究历史教学中所蕴含的深层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要求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打造校本课程,其中突出校本课程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在历史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基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历史;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初中阶段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认识到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价值,就是因为历史不仅能够给学生介绍漫长时间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关键信息,还能够透过历史看到更加全面的社会发展脉络,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精神等要素。这有利于在历史课堂上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具备更加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吸收更加多元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立德树人核心理念建立校本课程,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育人目标。一、传统观念下初中历史校本课程教学现状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于教学效果的分析会发现,在推进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基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打造全新的课堂模式,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学观念和教学措施之间并不匹配,就会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和阻碍[1]。其中主要表现在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师并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制定清晰的课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沿着相应的目标和方向进行深入的挖掘。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不够丰富,通常是以单一化的教学策略给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非常枯燥,不利于真正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展现出校本课程的特色和优势。最后一点在于教师在历史校本课程中没有意识到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上德育渗透不够深入,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结合历史知识给学生进行德育的简单叠加,并没有深入到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其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