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OI/095口述童诗欣赏的四个维度一以《彩色的梦》为例邓丽云邓丽云,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新小学教师。摘要:新课标要求小学每一个学段都应阅读与鉴赏儿歌与儿童诗,提升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力。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用简约且极具开放性的“四步法”口述欣赏优秀童诗,创设充满信任和支持的交流场域,把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创意的引路人、倾听者,能很好地发挥儿童诗充满美的想象与创造的育人功能,激发小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潜能,从而增进语文学养,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审美创造,培育核心素养。关键词:童诗鉴赏;维度;《彩色的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坚持创新导向,围绕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每一个学段都应阅读与鉴赏儿歌与儿童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童诗天真、无邪,充满童味的文字,童真的情感,童趣的情境,有着不拘一格的想象与创意,深受小朋友喜欢。如何让孩子受益童诗奇妙的美好创意,如何借由童诗守护童心和提升孩子的审美创造力?于是,笔者通过五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童诗欣赏四步法“说感觉一一品词句一寻诗秘一一谈收获”,全部过程采用口述的形式。因为是口述,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读者,只要具备了阅读能力,都可以在自身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发出不一样的感悟,只是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已。“口述童诗欣赏”的教学过程主要基于“感知诗意—一品味创意—探寻求新反思创新”四个维度展开建构。一、说感觉,感知诗意一一思考:读完这首诗,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视觉感受百合的美丽,通过味觉感受苹果的可口,通过觉感受青草的清香,通过触觉感受丝绸的光滑…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感觉是人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源泉。文学不仅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也是表现作者心灵世界的艺术。好的童诗作品,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096/2024/OI/语文教学与研究/课堂教学/就是能在读者阅读的第一时间直达心灵,引起美的共鸣。笔者抓住孩子爱表现,爱表达的特点,鼓励孩子在看到好童诗的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