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各环节”“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并通过“优化课程实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9)。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然而,在当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写作成绩的提高,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此背景下,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活动,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等方式,切实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一、相关概念阐释(一)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观念由来已久,其体现了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韩愈在《师说》中提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对教师职责的高度概括,强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反映出教学的全面性和综合性。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教育部2020)。具体来说,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是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秋芳2021)。(二)过程写作法过程写作法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写作过程而并非写作结果”的语言教学方法,它将学生视为语言的创造者,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互动交流。目前,过程写作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写作教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般采用“教师提供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创作—教师进行修改并提供评语”的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刘秋艳2021)。然而,过程写作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施过程写作法,能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英语写作的过程,培养写作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杨永艳2016)。过程写作法不仅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最终写作成果,还要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