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技术关地匠心工坊instru纪念音律学家、笛箫专家陈正生先生文/孟建军作为《乐器》杂志的编辑,组稿、采访、编写稿件是我们工作的常态。一个编辑,最希望看到文字通顺严谨、技术含量高的稿件,而上海艺术研究所的陈正生先生的稿件就属于此种类型。很早就知道陈正生先生的大名,20年前参加上海乐器展时,在一个展位前碰到了一位中等身材、温和谦恭的先生,他告诉我他叫陈正生。闻听他就是在乐器界大名鼎鼎的陈先生后,我非常高兴。从此,我与陈先生建立了联系。他还发来一些他写的关于笛箫的文章,如《三件值得推广的笛子》《五孔尺八》《竹笛吹孔中线》等等。陈先生非常热心,还推荐友人的文章给我,并让我采访了竹坝发明人周寿荣。肩负使命笔耕不轻陈先生常在微信中把他的研究成果、演奏视频发来与我分享。2017年9月,陈正生先生还赠送于我他编辑的厚厚的《郑觐文集》。他也曾发来介绍《乐器图说》的文字,他说:“《乐器图说》是郑觐文没能出版的一部巨著。1929年,郑觐文得周青云等资助,出版了《中国音乐史》,同时郑觐文宣布他撰写的《中西乐器全图考》完篇。由于《中西乐器全图考》的完篇,郑玉荪从南京运来阴沉木以后,不足半年就完成了全套仿古乐器的制作。1933年,郑觐文《中西乐器全图考》中的西洋乐器,易名《乐器图说》,蔡元培还为书做序。接着,由于蔡元培和郑觐文的相继谢世,《乐器图说》的出版也就黄了。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百年大同纪念会’,师弟金元正将吾师金祖礼先生的收藏悉数展出,其中重要的就是郑玉荪刻印的《乐器图说》。事后元正师弟将原件拍照与我,珍贵资料,谨与各位分享。”作为乐器学者的陈正生先生,致力于国乐历史的研究,对中国最早的民乐团体“大同乐会”发起人郑觐文遗存的史料进行了精心的挖掘和整理。-16-MusicalInstrumentMagazine匠心工坊技术关地megazinetical人生无常突闻亞耗卫仲乐、金祖礼、陆春龄几位老师,卫先生对我鼓励在做编辑的20余年里,本人陆续编辑、发表过许多陈正生关于音律学、笛箫研制类的文章。前段时间,拟将《乐器图说》的一些内容刊发,遂征求陈正生先生的意见。陈先生在2024年1月4日给我的回复中说:“孟先生,恨抱歉,郑觐文《乐器图说》一文暂时不用吧。它牵涉不少问题,待我梳理以后再同你联系。可行?”于是,我等待陈正生先生梳理后的稿件。仅仅隔了10天,也就是2024年1月14日,我等到的却是陈先生因病突然去世的調耗。听到这一耗后,我感到惊愣和难过。打开手机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