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分析杨凤良(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乡村振兴局,贵州平塘558300)摘要: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必须要把重点放在养殖技术上,使保育猪实现较好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促使其快速生长,保障质量。因此,进行保育猪养殖作业时要重点关注保育猪养殖技术,从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着手,科学选取适宜的养殖技术,最大化地体现技术优势。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作者简介:杨凤良(1976—),男,布依族,贵州平塘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我国规模化猪场建设中引入了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包括饲养模式、饲喂模式、通风模式、排污模式等。欧洲养猪模式与北美养猪模式也有诸多不同,所以在饲养模式和饲喂模式选择方面也有很大差异。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快速发展,猪场建设规模远远超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同时,大规模化猪场的运行管理也受到很多挑战,特别是在猪群饲喂管理等方面。规模化猪场的运营成本70%来源于饲料,饲料在猪场运营成本管理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现代化猪场饲养管理中,一方面,围绕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发挥猪只生产效能;另一方面,应用智能化饲喂设备提高饲养效率。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饲喂模式和设施装备在规模化猪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中常见的饲喂模式1.1饲喂模式的介绍从劳动力角度划分,饲喂模式可分为人工饲喂和机械饲喂。早期生猪养殖主要以家庭养殖模式为主,普遍采用人工饲喂,人工饲喂模式相对机械饲喂来说更能及时关注猪只情况,当猪只存在异常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目前趋于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更适合机械饲喂,一方面是由于人工费用不断增高;另一方面,规模化猪场猪群规模较大,人工养殖效率低,养殖人员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猪只异常情况。从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角度看,未来猪业养殖方向将由机械饲喂逐步向智能化饲喂模式发展。粉料与颗粒料在我国生猪养殖中都有使用,从营养角度看,粉料营养成分高于颗粒料,其原因是颗粒料经过熟化制粒,高温和压力导致了饲料部分营养流失。基于适口性角度,颗粒料要优于粉料,颗粒料的适口性更好,且消化吸收效果更强。但颗粒料的成本高于粉料,粉料粉尘较大,易引起猪只呼吸系统疾病。1.2饲喂方式选择的重要性在猪只养殖过程中,品种、猪舍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猪只的生产性能,选择正确的饲喂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猪只生产性能,还能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