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卷第6期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40No.62023年11月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Nov.2023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及驱动因素研究*杨昀,蒋笑影(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基于2014—202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DEA-BCC模型测算文旅产业融合效率,运用随机效应Tobit回归模型探析文旅产业融合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9年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效率处于稳定上升趋势,并于2018年达到最佳状态,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模效率降低,融合效率降为0.880;2014—2021年,江苏省有6个地级市处于融合效率最佳状态,文旅产业规模较小、资源浪费、投入不足是阻碍其他7市文旅产业融合效率最优化的主要原因。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效率的驱动因素差异性较大,交通条件对文旅产业融合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关键词:文旅产业融合;融合效率;驱动因素;江苏省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262(2023)06-0032-08随着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文旅融合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热点议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文化铸魂,旅游为民”,两者的结合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文化和旅游产业面临着需求演化和供给创新的多重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高水平高效率融合发展?融合效率受到哪些影响因素驱动?这些问题亟待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深入探讨。一、文献综述学界对文旅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一定方法对文旅产业融合效率进行评价和测算。李相银等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测度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促进了文旅产业融合。[3]苏振等使用DEA-SBM模型、Malmquist指数等测算中国31个省(区、市)2010—2016年文旅产业的技术效率,发现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技术效率表现更好,有赶超发达地区的机会。[4]南宇等使用Lotka-Volterra模型评价甘南藏族自治州2001—2014年文旅产业的融合度,指出需依托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旅产业。[5]古冰运用投入产出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1995—2012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