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3期讲政治[作者简介]郭菊林,山西省石楼县职业中学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教育哲学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分析◎郭菊林[摘要]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展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学校所有员工的职责。本文主要对教育哲学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教育哲学理念的应用,使思政课程建设能够回归到本质,通过教育哲学理论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进行反思,并做好优化重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此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关键词]教育哲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需要高职院校从教育哲学角度来分析当前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各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只有从教育哲学角度出发来分析当前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系统且完整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系。一、教育哲学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分析教育哲学理论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不同要求。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课程思政认知程度较低,针对课程思政信息渗透率较少,无法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其教育成效无法得到进一步体现。将教育哲学理论融入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后,其价值逻辑得到了根本性体现。正是在这种价值逻辑层面的引导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价值逻辑应用方面,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基础,针对当前发展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型人才,进一步彰显出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发展。二、教学哲学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方向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