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学校建设■王素当今时代,人人都处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如何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学校建设,亟待我们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一、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的挑战数字化转型给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为什么要建设未来学校?要回答这些,其实就是要回答教育数字化转型从哪里开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真正面向未来的转型就是要从传统教育转向未来教育。首先,培养人的目标发生了转变。麦肯锡今年新发布的报告《技能革命和学习与收入的未来》中写到,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大概有50%的工作会被自动化所取代。这使得工作形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过去的工作多是固定的,而如今就业者可以有“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者”等多元身份。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打零工”的人数从2018年的4300万增加到2023年的7800万。教育从“认知技能”“双基教学”发展到了“素养导向”,在未来的就业中,体力、手工技能和最基本的认知技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社交|专题|04与情感技能、高级认知技能和技术技能更加重要。然而,目前学校课程中缺少培养这些技能的课程内容,所以现在的课堂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其数字化素养。社交与情感技能在传统教育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现在有的学生有心理问题,主要是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缺乏情绪控制能力、抗挫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而这些在未来人机共存的时代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教育有育人功能,除了关注学生的态度、品德、价值观,学生的社会化也很重要,而社会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将来各个学校在课程当中都应关注或增加这一部分内容。其次,社会对人的需求变了,教育的内容也要跟着调整,否则培育出的人才将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通过工作经验获得的技能贡献了其终生收入的60%至80%。所以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中学习,尤其应强调实践类、体验类的学习,以增长技能。此外,ChatGPT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人工智能导致的第一波下岗潮主要殃及精算师、出租车司机、律师、医师等从业人员,特别是ChatGPT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教学跟可汗学院合作、训练,实现了自适应的个性化学习。这时教师更需要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数字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自我领导技能,这些素养跟机器是学不来的,需要在活动中去学,而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教育要面临的巨大挑战。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