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44卷第2期Journalof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Edition)收稿日期:2023-04-03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Mar:2024Vol.44No.2《陶庵梦忆》中的名量词与数量名结构杨睿佳,化振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明末清初时汉语名量词体系基本完备,《陶庵梦忆》中名量词的使用与当时整体情况有所不同。《陶庵梦忆》使用的名量词主要有四类:部分量词为沿用旧词;部分量词为明代新生;部分量词在明代开始泛化,体现了白话文中量词的使用特点;部分量词为半文半白文体独有,同时期白话文献和现代汉语中均未使用。《陶庵梦忆》在数量名结构的使用上,“名十数十量”结构最多,“名十数”结构次之。这是受《陶庵梦忆》半文半白文体特征的影响,且受文言特性的影响远大于受白话特性的影响。关键词:《陶庵梦忆》;名量词;数量名结构;半文半白中图分类号:H146.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深加工语料库实践的汉语史分词规范研究”(22BYY108)。作者简介:杨睿佳(2000一),女,山西忻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化振红(1966一),男,河南洛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古汉语词汇、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D0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24.0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24)02-0080-08名量词研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方向。学者对名量词断代研究的关注点最初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1是名量词断代研究的开创性著作。近年来,名量词研究重心转移到白话文著作涌现的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白话文口语程度高,基本能反映当时语言的日常使用情况,所以,在明清时期名量词研究成果中,学者主要关注白话文中的名量词,如孙欣[2}]、叶桂郴[3]、闫潇[4-5]等,而半文半白文献中的名量词尚未有人进行细致分析。《陶庵梦忆》6是明末清初半文半白文体的代表性著作,作为随忆随记的小品文,口语化程度高,但又不失文言特性,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名量词进行描写分析,可以反映明清时期半文半白文体中名量词及数量名结构的使用状况。一、《陶庵梦忆》中名量词的使用情况名量词也称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学者们从性质、功能、来源等角度对名量词作出了不同的分类。明清时期名量词研究的对象多为白话文,关注重点是新生量词及量词词义第44卷泛化,作为半文半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