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管理DEYUYUGUANLI教师·TEACHER0062023年7月Jul.2023加强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引导毕业生朝着自己的理想大胆实践,实现“人人出彩”,是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目标。而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就业指导工作者,面对大学毕业生,辅导员只有不断开拓思维、提升能力、整合资源,才能为学生毕业就业“保驾护航”。本文以校级辅导员精品项目“梦想加油站”的实际运营为例,将教练技术的逻辑层次框架对接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的培育过程,分级设置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首创“逻辑层次—医学生职业发展分级模型”,对进一步落实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育人思路和实践路径。一、教练技术概述教练技术主要是教练通过提问的方式,在与学员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聚焦现状,指向目标和成果”,运用“好奇提问”方式,进行积极正向引导,进一步促使其行动、促进其学习、发挥其潜能。作为一种可以转换沟通方式、提升思维、高效赋能的新型管理方式,教练技术更关注个体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身有什么内在需求,以及具备哪些价值观和信念。因此,辅导员运用教练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让学生进行深层自我发现、提升自我效能感,助力学生获得全面成长,以促进其所在集体高效发展。当前,00后大学毕业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重视自我的发展与实现等特点,这与教练技术“尊重和支持个体发展”的本质高度吻合。因此,将教练技术运用到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是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实践、新探索。二、文献分析(一)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从实践层面来说,清华大学最早引入教练技术。2012年开始,清华大学开设“韩威工作室”,直接用教练技术为大学生生涯发展提供帮助。2014年,韩威、邓宇发表《教练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思考》,提出高校辅导员在指导毕业生择业时,要学习、借鉴教练技术,发展“教练式辅导员”模式,并对其原则和方法进行详细阐释,开拓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新视角。殷晓莉、苗文婷在《教练技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探索》中提出可通过“建立关系、确定目标、有利因素和潜能、制订实施计划、改善绩效”五个步骤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二)在“就业指导课程”方面姜金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指出,教练技术强调“体验式课堂教学方式”“个体潜能的激发”“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从“职业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