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云杉又名新疆云杉,为松科云杉属植物,常绿乔木,是新疆阿尔泰山特有的物种。其树形优美,树体高大,喜湿润凉爽气候,对干旱气候和微碱性土壤也有一定抗性,很适合城市绿化、生态修复造林等。阿尔泰山林区西伯利亚云杉雪枯病主要在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普遍发生,也是苗圃幼苗及人工更新地幼林苗木的主要病害。发生病害的初期,分布呈零星团块状,且逐年继发,在苗圃地普遍发生并爆发成灾,在更新造林地也广泛传播,并有蔓延之势,对山区育苗和生态修复更新造林产生严重威胁,影响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本文根据其发生和危害特点进行防治研究,以期得到推广,尽快使该病得到控制。1病原及形态特征云杉雪枯病,病原菌是北方顶裂盘菌。子座叶背面生或周生,以背面生较多,前期埋生,由分散到群集。大小为500~1000μm×200~500μm,几个子座常融合长数毫米,有些几乎与针叶等长,直观气孔线呈断续的黑点或线段。子座皮层内生,成熟后便隆起。子囊呈盘泡状,稻草色,纵长,侧方或顶部纵向开裂。假盘被由真菌和寄主组织共同组成的覆盖层。外层为球形褐色的拟薄壁细胞,内层接近无色。内侧上缘产生不规则分枝的拟周丝,大小40μm×2.5~4μm。壁光滑,有隔膜,顶部中央具紧密球形、暗褐色细胞组成的核状结构,大小40~150μm×20~50μm。子实层草含胶质,子囊为棒状,黄色。大小89~22μm×14~19μm,双列,有孢子8个,顶部孔口遇到碘液则会变蓝。子囊孢子长卵圆形至纺锤形,略弯或直,常一边肿大,包含2~3个油滴,大小14~21μm×5~7μm,呈线形,接近无色,侧丝多,隔膜2~4个,大小90~130μm,有时分枝。无性阶段属座壳孢属。分生孢子器子座,叶背面生或周生,多数在叶背面,分散,有时群集。常和有性子座连生,在针叶皮层内部埋生。成熟时,顶部稍微隆起,大小200~500μm×130~220μm,近球形至扁球形,或底部凹入,呈不规则形。单腔5室,15~20μm,富含胶质,有时向外溢泌白色胶滴或卷须。产孢细胞葫芦形至近筒形,大小9~15μm×2~3μm,壁较光滑,无色,瓶梗产孢。分生孢子浸没在胶质中,单细胞,不易分散,无色,2.5~40μm×1~1.5μm,长宽比为2.5~2.7:1,纺锤形至椭圆形,有不规则胶质附属物在顶端。表生絮状菌丝或菌,黑褐色小菌核于膜中含生,多数在叶正面,直立单生,有时群集,每个针叶10~25个,融雪后较易脱落。小菌核呈长形粒状,基部或顶端略为弯曲,80~320μm×40~120μm,表面由褐色纵长、具隔膜的厚壁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