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024/05/语文教学与研究/聚焦与思考/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凌威凌威,浙江省杭州市临平第五中学教师。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富含立德树人教育元素的人文基础学科,有着天然的育人功能,而在现实中又存在着语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基于语文教学和思政融合的视野,提出语文教师要深耕语文学科特质、以“语言运用”本体特征为核心、巧“挖”丰富多元的思政资源、开展深度情境下的语言体验与增值评价,助推语文课程思政的落实。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科特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作为一门富含思政元素的人文基础学科,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叫有着天然的育人功能。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评价标准的不清晰,有的语文教师思政意识不强,偏重于学科教学,而将思政游离在外,有的语文老师则课程思政能力不足,为了突出思政要点,有时以“附加式”与“灌输式”的方式开展思政,最终导致课程思政效果不佳。因此,要落实语文学科的思政目标,必须以“语言运用”为核心,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价值体认,和学生过一种积极的道德生活”。[2]一、巧挖思政资源,落好有效融合点语文教材是语言运用的重要工具,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进人教材的文本资源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本,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的特点突出,其中包含了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等丰富的思政内容,这些内容分散在不同册不同单元不同篇目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整理和综合运用。参照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德育内容的划分,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分单元按照人文主题梳理归类如下:理想信念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生态文明德育内容教育校核心价值统文化教育教育教育观教育选文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四单元第六单元第五单元第三单元人文主题群星闪耀祖国之恋修身正己科幻探险哲学之思凡人小事仅仅发现课文中的思政资源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善于融合运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已有统一的人文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探索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结合单元的人文主题、思政内容。比如,笔者在组织七下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老王》两篇散文联读时,曾这样设计:心理健康/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