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跹舞韵64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于1958年提出“默会认识论”观点,他表示“通过寓居而认知”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具体指通过生活的某种具体状态而获取心灵上的感触与精神上的教育。波兰尼认为默会认识不仅仅是人类的认知方式,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生存状态。他将人类的认知范围分为明述知识与默会知识,能够用语言符号表达,并可经过判断、推理、辨证的知识被称为明述知识;另则,不适合采取语言的表达形式,需依靠用活动/行动来表达传递的知识被称为默会知识。这两种知识形态就如同人类躯体和心灵的组合,明述知识就好像清晰可辨、可以描述的体格、外貌和穿着,而深藏于内心的复杂且不可言喻的是默会知识。对不可言喻的知识的发现,使得波兰尼大胆地颠覆了苏格拉底“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不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之名言,并随之提出“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的观点。舞蹈是一门难以用文字明述的艺术形式,是长期存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生命形态。其表现形式往往随时代经济的发展呈现不同的艺术特征,并通过人们的审美感知,产生情感共鸣与教化功能。如今,舞蹈在中国的各大艺术院校与高校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训练体系,为社会输送着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舞蹈教学者亦根据社会与文化环境的需求,不断探索与革新符合时代需要的舞蹈人才。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和视觉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涌现许多别出心裁的视觉形式和知觉体验,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认知世界的方式,其影响力反映了多元视觉构基于默会认识论的舞蹈多元视觉美育发展路径■莫嘉琦南京艺术学院〔摘要〕根据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原理,人类的所有认识、实践活动和行为技能都是由理性意识的“焦点觉知”和类理性无意识、下意识的“附带觉知”构成的整合性知识结构。这一发现为舞蹈美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研究维度。本文将运用默会认识论,探讨传道授业与浸泡濡染、知识与经验、理性与感性、课堂教学与媒介互通等关系问题,聚焦媒介融合的艺术动向,从跨学科、多元化的教育视野,拓展教学过程的视知觉路径,以期为实现人文素养、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舞蹈美育综合性培养目标提供思考路径。〔关键词〕默会认识论;舞蹈美育;视觉美育翩跹舞韵65建在艺术传播、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艺术与视知觉的研究工作为当代舞蹈美育教学提供了切实的教学维度。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