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下)《科技传播》64理论探索通讯作者:唐锐,本科在读,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作者简介:洪丹阳,讲师,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研究与话语分析。0引言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全媒体领域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健康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日益受到重视。新媒体环境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凭借其公开、实时的在线信息互动功能,成为公众获得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微博也面临着虚假信息和健康谣言扩散,信息传播同质化、飞沫化等现象,从而削弱了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因此,传统主流媒体需要以创新的编码思维和话语方式,主动融入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积极发挥对健康传播的舆论引导与监督的主体责任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是宫颈癌、阴道癌、肛门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原因,接种HPV疫苗是安全预防初始HPV感染及随后相关病变的有效措施[1]。自2017年起,我国先后上市五款HPV疫苗产品,不断推进实施适龄女性疫苗接种工作。HPV疫苗接种引发国内公众特别女性群体的关注和热议,现有研究说明HPV疫苗内容是各大社交平台流行的健康话题[2]。不过,由于HPV疫苗在我国引进时间较晚且尚未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同时受限于供应不足,目前国内HPV疫苗覆盖率尚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通过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权威渠道传播科学有效的健康信息,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疾病认知水平和疫苗接种意愿,指导人们理性实施健康行为。综观相关研究,学界对于HPV疫苗信息话语的关注集中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生成的用户讨论内容,相对缺乏对平台中主流新闻媒体健康话语建构力的细分研究。根据费尔克拉夫的观点,文本分析法将语言的观念功能理解为建构社会现实的一种方式[4]。莫尔等人的研究表明,主流媒体公开报道HPV疫苗的话语方式影响其周围社会现实的建构,对公众舆论具有强大影响力[5]。基于“健康信念模型”(HBM)理论框架,本文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HPV疫苗报道文本的内容特征和传播倾向进行检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主流媒体如何在社交媒体情境下运用合适的话语策略向公众传达高质量的健康信息,推动健康传播工作发展的关键路径。健康信念模型下主流媒体HPV疫苗报道的信息结构与话语策略——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洪丹阳,唐锐摘要参照“健康信念模型”(HBM)理论框架,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HPV疫苗报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