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美学技术0…引言我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并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在国家倡导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地域文化建设成为滨海城市的工作重点。在城市空间建设中,公共设施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可以很好地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然而,就目前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而言,依然存在设计形式千篇一律、缺失城市文化特色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滨海城市公共座椅设计为例,研究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1…滨海城市地域性特征地域文化的存在形态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滨海城市地域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无法直接挪用这些特征,需要对其进行提取、转化和再设计。因此,设计前期要挖掘滨海城市特色,寻找能反映城市风貌的标志性特征。1.1…自然特征滨海城市的自然特征包含城市气候、自然生态风貌、地形水文特点等。我国滨海城市主要位于中国东海岸线上,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因此城市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普适性和现代性要求也较高[1]。在滨海城市的自然特征表现中最常见的形态即海洋文化形态。1.2…人文特征滨海城市在历史古迹、民俗艺术文化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魅力[2]。作为中国的对外门户,滨海城市一直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其公共空间基础建设也相对完善,但在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其常常忽视地域性与适用性,公共设施存在与城市文化割裂的问题。应适地适景考虑地域性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实现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个性化。2…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策略2.1…可视层视觉传递造型是公共设施设计中最直观的视觉化语义传达,滨海城市水系发达,水是其代表性符号。心理学分析表明,流线和曲面能带来更加舒适的视觉感受,更易体现城市的包容性。在产品可视化层面,富有动感和节奏感的流线更容易营造出多样化的视觉体验。因此,选择流畅的曲线作为滨海城市公共设施的形态设计,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和谐包容、现代智能的城市文化内涵[3]。色彩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具有较强表现力,不同色相、纯度和明度的色彩能带给观者不同的美学感受。蓝色是滨海城市的色彩基调,视觉感受清爽。在东部滨海城市公共空间采用海水蓝和浪花白作为主色调,在局部设计中加入邻近的青绿色系和浅灰色系,有利于设施融入城市自然景观,使滨海地带整体色调协调且富有变化[4]。除此之外,为突出海水质感,一般选用明度和纯度较低的蓝色,以便更好地突出现代时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曹娇娇,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