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37卷第6期2024年3月Vol.37No.6March2024艺术科技1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电子计算机、传真机辅助办公,并建立了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21世纪以来,高校信息化建设步入办公自动化建设高潮,进入信息化建设的2.0阶段。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赋能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入3.0阶段。2012年、2016年、2018年,教育部先后发布3个文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出10年部署,提出建设要求。2021年初,教育部下发通知,指出新时期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要在2025年基本建设形成[1]。近些年,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探索一直在路上,涌现出以《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系列丛书为代表的很多理论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三年,倒逼高校管理和教育发生系统性变革,线上不见面服务成为主流趋势,同时信息时代师生需求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升,使高校行政管理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体来看,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管理理念的问题,二是管理效率的问题。所谓理念更新,就是用最新的信息化理念武装行政管理从业者队伍。高校管理队伍要主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三五”研究课题“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进学校‘立德树人’育人共同体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c/2018/01/24求变和适应新技术的应用,而效率提升则是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受疫情倒逼,网课研发和在线教育在近两年迅猛发展。此外,借鉴政府一网通的经验,很多高校建成了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师生处理各类事务提供了便利。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各自为营,没有形成数据共享的建设机制,缺乏系统性和融合性,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2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大数据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探索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提出的中国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这为数字技术赋能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一条指导性思路。二是技术层面的具体应用。近些年,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国内很多高校开始探索和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在线分析、算法学习等多样化的技术,开发了智慧校园、人脸识别、在线教育、一站式师生互通平台、大学慕课等产品和服务,线上教育不断推陈出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利[2]。这些应用也为大数据赋能高校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