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T漫说文艺TALKABOUTLITERATUREANDART文/袁箫近当代艺术设计与创作中塑料的塑形与争议本文浅谈近当代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中以塑料为材质和语言的创作方式,分析了塑料的历史、艺术设计中塑料的使用塑形,并论述了艺术家对塑料的探索——从材料可发展性到材料的环保争议。塑料作为常见的生活产物,其不仅出现在近代艺术设计当中,也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材料常客。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更是把人们熟悉的塑料进行再设计使之成为一种艺术语言的符号。工业文明让石油的开采遍布世界各地,这也让石油的剩余产物塑料,得到了提炼与再生产。与此同时,这样新型的材料也成了设计师的宠儿,大到房屋设计小到家具设计都有塑料的身影,其凭借着可塑性强的材质特性,为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一部分艺术家也开始将材料作为艺术手段反思重构人与塑料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战后艺术、装饰艺术,还是当代艺术,塑料的身影无处不在,因此本文将从3个方面来讨论近当代艺术设计和创作中塑料的可塑性及其带来的争议。从塑料到艺术设计如今在生活中,塑料产品无处不在,它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空间。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不同,这是一个新的、快速的塑料时代。“这被称为‘酚醛树脂’(一种酚醛热固剂),它通常用于从建筑材料到收音机等的家庭用品。然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塑料的大规模生产才真正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塑料的年产量约为500万吨。”比如,我们熟悉的保温饭盒、座椅、雨衣、汽车、门窗以及屋顶等,都能发现塑料材质的身影。早在20世纪60年代,塑料就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它能带给人愉悦感,可以将整个城市变成游乐园,用塑料制作而成的家具形状各异,就如同小孩子的玩具。在当时,对于想要获得年轻体验,或者想要摆脱老年陈旧乏味的产品的用户来说,塑料产品完全可以较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它们具有独特的轻便性、低廉的价格以及一次性的用后即弃的无忧无虑的享受。这类新型的产品打造出了一种便捷的生活方式,即摆脱或摒弃上一代所传承下来的陈旧古董的木质或金属材质质感的生活,这也体现了新一代人战后生活态度的积极转变。塑料设计——特百惠(Tupperware)特百惠是大众熟知的塑料保鲜盒品牌,“早在20世纪50年代,特百惠已成为美国家庭厨房当中必不可少的餐具和用品。1942年,拥有设计师和发明家之称的厄尔·塞拉斯·塔珀发明了一款通过‘聚乙烯’制成的新型材料,利用当时社会背景下家庭生活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