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jfsci.com2023《四川林业科技》编辑部ofSichu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23,44(4):11-18.doi:10.12172/202209140001.YAOSQ,YANGL,MOZX,etal.AnalysisonnewrecordsofbirdsinprovincialadministrativeregionsofChinainrecentdecade[JJ.Journal引用格式:姚思倩,杨露,莫正仙,等.近10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鸟类新记录解析[].四川林业科技,2023,44(4):11-1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综述Aug.,JournalofSichu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2320233年8月Vol.44.No.4第4期第44卷四川林业科技近10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鸟类新记录解析姚思倩,杨露,莫正仙,王荣兴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32022-09-14收稿,2023-03-20网络版发表基金项目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KYBS201701)姚思倩(2000一),女,本科,941552479@qq.com*通信作者wangrx@eastern-himalaya.cn摘要要近年来,随着科研工作和公民科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鸟类新记录被发表,及时收集这些资料并探索鸟类新记录出现的潜在规律对鸟类学研究及其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书籍和期刊文献,系统整理了近10年来中国各省级行政区鸟类物种新记录信息。结果发现,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鸟类为26目110科1456种。在省级行政区尺度,48.86%的鸟类物种出现新记录,包括37种国家级新记录。除澳门外,其余各省级行政区都有鸟类新记录,且我国东南、西南以及北部新记录数相对较多;新记录鸟种最多的为雀形目和形目鸟类,且表现为广西和江西等区域雀形目鸟类的增加较多,四川和云南省等区域形目鸟类的增加较多。针对新记录发现的生境分析发现86.07%的新记录集中在水域、林地以及居民地。新记录物种数随着人类足迹指数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提示:鸟类新记录的不断出现可能与调查强度、保护成效、环境变化以及鸟类自身特性有关。建议加强鸟类的监测,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监测;特别关注气候、栖息地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关键词鸟类;新记录;省级行政区;监测与管理鸟类分布信息是鸟类名录更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鸟类学研究的基础[1-2]。鸟类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3-6],具较强的迁移、活动能力,其分布极易发生改变[7,探讨其新记录可以揭示或预示环境的变化,从而为保护管理对策制定提供导向。近年来,随着科研工作和公民科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鸟类新记录被发表,2005年至2017年间中国鸟类物种数由1332种增加至1445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