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场”的方式左右着作者。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用好教材中的社会交际类文本,理解教材选文的讨论尺度与语言感觉,培养准确、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根据交际场合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策略的能力,为将来在现实生活中开展有效、良好的人际互动作好准备。参考文献[1]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3.[2]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4]蔡春华.开放性文本的名著导读探究——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之《傅雷家书》为例[J].福建教育,2021(9).【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学科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2一077)阶段性研究成果】红色经典作品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培根铸魂的作用。红色经典作品教学应充分挖掘其育人价值,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真切体验,契合作品文体特点和文本特质,引领学生读下去、读进去、读出来,激发心灵共振,展开理性思辨,唤醒生命价值,进而实现整合、构建和创生。一、价值导向:发掘红色经典丰富的教学价值学习红色经典,赓续革命文化,有助于培育健康人格,优化人格品质,同时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对此重视不足、挖掘不够,导致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教育契机。1.传承革命文化,促进人格发展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不仅能了解革命先辈顽强奋斗、前仆后继的艰苦历程,感受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品质,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还可以进一步思考革命文化对当下的影响以及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觉察当代青年所肩负的红色经典阅读教学要点与课程开发——以《红岩》教学为例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文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王华美【摘要】红色经典作品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和学科价值,在教学中应注重传承革命文化,促进人格发展,同时彰显学科特性,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文本和学情积极开展思辨活动,以合宜的问题、任务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依托母题和议题形成结构化理解。在此基础上,注重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生活的关联整合,走向构建和创生。【关键词】红色经典作品;教学要点;价值导向;思辨32ywjsxkt@163.com教学JIAOXUE使命和责任。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然生发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