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esteachers@163.comTel:027-87158992ENGLISHSQUARE过度欧化现象在音乐剧台词翻译中的体现□明泽黄广芳[摘要]本文以音乐剧《致埃文·汉森》中译台词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分析该剧台词翻译中过度欧化现象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在词法层面,过度欧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某些词的泛用方面;在句法层面,过度欧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前置修饰语过长、被动句结构单一、主从句语序颠倒等方面。针对翻译中的过度欧化现象,本文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关键词]过度欧化现象;台词翻译;《致埃文·汉森》[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5-0036-04作者简介:明泽,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等。黄广芳,通讯作者,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等。收稿日期:2023-7-12汉语在印欧语尤其是英语的影响下,“采用一些西洋语言的结构方式”,这种现象叫做汉语的欧化现象(王力,1985:341)。汉语的欧化源于19世纪,西方传教士用白话文翻译且创作了不少小说、诗歌及散文,形成了最早的欧化白话文。受此影响,现代汉语在语法、词汇等方面都具备西方语言的一些特征(袁进,2007)。1919年,傅斯年正式提出“欧化白话文”这一概念(刁晏斌,2019)。自此,学者们对其展开多样化研究。语言学界对欧化现象的研究主要从词法和句法方面进行(谢耀基,2001)。词法方面的欧化体现为代词、量词、介词使用泛滥(邵莉,2018;Ma,2019);句法方面的欧化体现为修饰成分复杂、被动式增加、高频使用判断句(吕佳艺等,2022)。翻译学界一般会从以上两个层面对中译本进行分析(赵冰,2021)。整体而言,学者们从词汇、词法、句法结构等不同角度,依托小说、影视剧等不同载体对欧化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少有人对音乐剧台词翻译进行研究。2018年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播出让音乐剧这一形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台词演绎形式及语种原因,其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水平的高低。鉴于此,本文以音乐剧《致埃文·汉森》为例,从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该剧中译台词的过度欧化现象,并提出相关建议。1《致埃文·汉森》中译台词的过度欧化分析《致埃文·汉森》是一部音乐剧作品,高中生埃文患有社交障碍,在同学康纳去世后,康纳的家人误将埃文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当成康纳的遗书,埃文在善意的谎言中迷失自我,但最终认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