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与饲料2024年第5期青海省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李生珍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畜牧兽医站,青海祁连810400摘要为了推进青海省牦牛产业的发展,本文简述了当前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现状、青海省牦牛品种遗传资源分布情况;指出了青海省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种牛资源难以满足当前生产需要,草原退化严重,传统畜牧业管理体制与生态畜牧业脱节,自然灾害频繁和优质基因消失,维持草原生态平衡难度较大;提出了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的对策:打造种群优势产业,强化科技支撑及产业合作,加大提纯复壮研究力度,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畜牧业。关键词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对策;生态平衡;种牛资源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高寒草地分布区,对我国乃至亚洲东部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了系列工程,开展了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治理,并取得良好成就。生态环境和牦牛生产是相辅相成的。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圈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牦牛优质品种资源退化、草原草畜矛盾尖锐、草原三化、三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乎草原上牦牛的生产,进而直接关乎牧民的经济利益。生态环境的恢复比破坏要难得多,投入也较多,消耗的资源也多,所以破坏生态环境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事关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关乎农牧民的根本利益,也直接影响牦牛产业的发展。1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种遗传资源分布1.1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现状青海省有着悠久的牦牛养殖历史,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牦牛产量位居全国之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牦牛之都”。牦牛存栏约590万头,占全国总产量的38%。牦牛养殖产业始终是青海省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近年来,青海建立了互联网+高原特色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同时依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总站、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等省级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建立了牦牛、藏羊产业技术转化的核心平台,拥有省级产业技术转化基地5个、产业技术示范基地27个、产业重点对接县4个、产业技术指导县14个,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牦牛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牦牛品种主要有: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大通牦牛、白牦牛等[1]。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22年4月,牦牛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藏羊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27亿元,总计达到267亿元,集群内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