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1月第8卷第1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运用MR和CT检查的效果分析吕英强(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影像科山东淄博255100)【摘要】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和CT检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就诊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MR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对比病灶检出情况。结果:MR检查准确率95.00%高于CT检查的83.00%,漏诊率3.00%低于CT检查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误诊率差异不显著(P>0.05)。MR检查在额叶、丘脑、小脑三个部位的病灶检出率40.03%、7.04%、8.94%高于CT检查的22.98%、1.86%、2.48%,内囊部位病灶检出率8.06%低于CT检查的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检查直径≤5mm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直径6~10mm、11~15mm、≥16mm病灶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P<0.05)。结论:MR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高于CT检查,可促进病灶检出率的提高,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影像学数据。【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MR;CT;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1-0130-03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同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会导致脑部神经支动脉受压,引起神经阻滞、管腔闭塞,导致小梗死灶形成,最终促使脑组织出现水肿、缺血等情况[1-3]。当巨噬细胞吞噬梗死灶后会遗留空洞、小腔,直径一般为2~15mm,即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存在多发性特点。该病在中老年男性中比较多发,脑深部动脉以动脉末梢为主,相关功能能力弱,缺血性坏死范围小,患者症状比较轻微且预后相对较好,但由于囊性梗死病灶直径小,存在一定的诊断难度。腔隙性脑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偏瘫、血管性痴呆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尽早诊治该病十分重要[4-5]。临床上单纯根据症状体征诊断该病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故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本文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就诊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MR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就诊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