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esteachers@163.comTel:027-87158992ENGLISHSQUARE作者简介:金圆媛,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话语分析。收稿日期:2023-11-3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角下的《美丽新世界》评析□金圆媛[摘要]阿道司·赫胥黎在其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描绘了一个科技极度发达的未来世界,展现了人性被消费主义和极权主义洗脑控制,个人被迫为集体服务的情景,具有极强的现实警示性。从女性批评主义理论视角来看,《美丽新世界》没有塑造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女性角色没有职业追求和成长,被物化成资源而不自知。尽管作者看到了女性被压迫的现实,但他未能真正站在女性立场上讲述故事。[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美丽新世界》;消费主义;极权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11-0080-05《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赫胥黎(AldousHuxley)于1932年发表的著名反乌托邦小说,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赫胥黎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美丽新世界》描绘了一个看似高度发达,实则极度扭曲的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新生儿由机器孕育,大部分女性在未出生时就被剥夺了生育能力;人被分为五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埃普西隆;每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在出生时就接受洗脑教育,被灌输要满足于自己的等级和为集体作贡献的思想。这里的物资极为丰富,科技水平极高,居民被鼓励追求娱乐至上、大肆消费,他们还会在公共场所毫不避讳地谈论性关系,一个人若有了长期的伴侣,则会被视为异类。而在新世界外有一片保留区,那里的人过着传统的生活,有传统的家庭观念,他们受到“新世界”居民的鄙夷,被认为是落后的野人。《美丽新世界》描述了一个无比美好、无比发达的文明世界,但读者却能从中读出无尽的绝望。小说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对科学技术滥用的批判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思考,对现代社会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赵怡薇,2015)。朱丽明等(2011)指出,“作者将科学列为替代宗教的西方社会信仰,而又无情地讽刺了唯科学论统治下社会的极端堕落与异化。”《美丽新世界》问世已逾九十年,关于这部作品的讨论层出不穷且角度各异,包括自然主义与科学主义之争(李增等,2010)、“幸福”与“德行”的关系(周小川,2017)、老年价值(Linett,2019)、乌托邦解构(Hanyue,2022)、办公地点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