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37卷第6期2024年3月Vol.37No.6March2024艺术科技《河上柏影》作为阿来“山珍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和前两部作品一样,以藏区特有的风物为中心,从植物的命运洞见现代化背景下的人类命运与家园命运。书中的故事发生在岷江河畔一个偏远的藏族村落,主要叙述生活在这个村落的王泽周一家以及村口6棵柏树跨越几十年的生命历程,着重展现藏汉混血知识分子王泽周在家乡与城市、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间的徘徊与挣扎。最后在原始家园消逝、柏树遭到砍伐、主人公最后回望家乡的结局中,阿来的生态意识进一步深化。通过《河上柏影》,阿来表达了自己对现代化进程中原始家园荒芜、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失落的忧思,以及对未来我国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美好期盼,构筑了自己的生态理想。1…自然生态的恶化与生态整体主义阿来在全书的开头摘抄了对岷江柏的植物志描述,具体介绍了岷江柏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并介绍了它在当地被当作“神树”的人文特征。书中对原始自然生态的描绘,围绕村边奔涌而过的岷江和村口花岗岩石上生长的5棵柏树展开。岷江上的柏影见证着这几棵岷江柏从生长到繁茂再到被伐倒的百年历程,“太阳转了一个方向,照例把柏树的阴影投在了白浪翻涌的河上。但那影子和过去大不相同。过去的影子如伞如盖,现在却只是几道直通通的黑影在波浪里摇晃。像一个踉跄的醉汉,像一个将要轰然倒下的巨人”[1]195-196。作者通过主人公王泽周的眼睛,探求了岷江柏作为“神树”诞生的传说。在过去的佛教传说中,岷江柏有着宗教的神圣属性,在原始的村落环境中,村民们敬畏、保护着岷江柏,并合理利用它们所提供的自然资源。“村里人会来收集这些针叶,作为熏香煨桑的材料”[1]22,王泽周的木匠父亲会用柏树建造房屋、家具,王泽周的母亲则收集岷江柏的香叶供奉神明。岷江柏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的家园回忆。在这个阶段,村落的自然生态与人类构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原始的生态观念中,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地位是平等的,一草一木也是值得尊敬与保护的生命。王泽周的母亲怜爱身边的生灵,在收集柏树叶时,她会关注到石头上薄薄的苔藓。作者用日常、平直的笔触勾勒出和谐美好的原始生活画卷,其中蕴含着他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生态整体主义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非人类利益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