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4月第14卷第12期综述·29·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医疗机构中具核梭杆菌可通过接触污染的机械表面或者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传播。具核梭杆菌对多数常规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导致其治疗较为困难。具核梭杆菌还可引起其他感染,如皮肤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不同类型感染与个体免疫系统受损情况有密切关系。2具核梭杆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1具核梭杆菌与口腔癌相关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可能与口腔癌的免疫相关作用存在一定联系。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微生物,在口腔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能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核梭杆菌通过释放多种代谢产物和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进行抑制,从而削弱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检测和清除能力。具核梭杆菌还可通过改变机体免疫细胞的表现和功能来影响机体对口腔癌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发现,该菌株能够诱惑机体免疫细胞表达特定的免疫相关分子,并调节机体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从而影响机体对口腔癌细胞的免疫反应[2]。另外,具核梭杆菌还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可诱导机体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剧口腔组织的炎症反应,该炎症反应不仅可直接促进具核梭杆菌是一种临床常见细菌,主要于人类消化道中存在。临床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发现,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具核梭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其可黏附在肿瘤组织上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也可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利于肿瘤的增殖和生存。具核梭杆菌可抑制肿瘤免疫应答,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主要是因具核梭杆菌干扰免疫细胞功能,抑制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然而,具核梭杆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临床进一步研究揭示具核梭杆菌与消化道免疫相关作用的细节,并为开发相关治疗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1具核梭杆菌概述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其呈梭状,具有双核,这也是其名称的主要来源。具核梭杆菌在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多种疾病的病原体之一。具核梭杆菌是引起肠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多数可引发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肠道出现坏死或炎症,也可进一步向肿瘤发展[1]。具核梭杆菌主要是通过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具核梭杆菌也是具核梭杆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步玉兰,张学成,王帅,王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