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esteachers@163.comTel:027-87158992ENGLISHSQUARE教学大纲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研究□曹一林收稿日期:2023-9-2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从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在教育部发布的五版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大学英语课程经历了数轮教学改革,包括推进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设置集语言基础、学科内容、文化交际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以及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这些改革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持续发展、不断优化。[关键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11-0088-051研究背景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的,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应服务于特定阶段的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发展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经历了恢复重建、稳步发展、加速腾飞和优化完善这几个阶段。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和时代背景,教育部颁布了相应的课程大纲,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导。在大纲的指引下,高校不断探索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效解决了学生人均练习学时不够、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难以平衡的难点。“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师生研讨学习—课后小组探究学习”的三阶段螺旋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反思和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该教学模式始终将“一践行,三学会”的要求贯穿教学全过程,将践行师德、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在教学任务中,有效解决了学生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协同发展问题。学生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异构、师生共讲一堂课等特色活动综合提升了学生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师德践行能力。未来,本课程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多线上线下多平台的混合利用,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互动模式和过程性评价量化标准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建设多元、科学的课程质量检测体系和评价体系。参考文献[1]马晓雷,葛军,胡琼.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J].外语界,2021(4):19-26.[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3]吴岩.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