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年作者简介:孙斐(1980-),女,江苏盱眙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传播符号学、教育学等研究。姻孙斐摘要:真实有效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要求,有效教学情境是指教学情境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对教和学的价值意义。基于教学情境的角色职责和作用发挥需要,教学情境的有效性需要重点关注情境的逻辑性、适切性和目的性,既要使情境成为多种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也要使情境符合和关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使情境能够有效关照教学、学习等问题,增强教学情境的功效。关键词:教学情境;学生;有效性;逻辑性;适切性;目的性引用格式:孙斐.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35):46-49.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1004-633X(2023)35-0046-04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学习最好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杜威也曾经说过“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合适的情境是指真实有效的情境,情境包含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情”以及由情萌生的主观的境之意,有效是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追求,如何建构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当下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指情境能够发挥对课堂教学的支架意义,能够使学生借助情境探索和建构知识,并在与情境的互动中产生真实性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升等[1]。因此,教学情境的有效性需要重点关注情境的逻辑性、适切性和目的性。一、合乎逻辑:教学情境有效性的内在支撑教学情境是教学的支架,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教学需要,在课堂中搭建一种让学生与之互动的任务环境,通过情境探索和建构知识,使学生关于知识运用形成更为深刻的感受,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学情境只有符合或体现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才能让学生产生真实化体验,并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情境是课程体系、知识特点及促进学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合乎多种逻辑。(一)合乎生活逻辑建构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使之在与情境的互动中理解和探索知识,最终使学生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未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生活是教学情境建构的基础,也是情境教学的落脚点,情境的真实性关系到学生的情境体验,学生基于情境的知识探索和运用需要合乎生活常态。有效的教学情境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生活逻辑是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