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二胡曲《心香》的创作背景二胡曲《心香》创作于2005年,根据同名电影配乐改编而来。电影《心香》的名字释义是衷心、虔诚等,二胡曲《心香》体现了作曲家的精神追求。电影《心香》讲述了小男孩京京因父母离异,寄宿在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外公家,祖孙二人最开始相看两厌,发生了很多矛盾冲突,但最终互相理解的故事。电影原声配乐营造了偏灰暗的氛围,较好地体现了电影中不同角色复杂的情感变化,具有显著的民族性风格特色[1]。作曲家赵季平基于电影配乐进行改编,形成了新的二胡曲。在具体的音乐设计中,他力求民族音乐元素利用的多样化,呈现出较为丰富的乐曲风格。二胡曲《心香》在融合电影配乐材料的基础上,凸显了其独立性与个性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2…二胡曲《心香》的艺术特征2.1…曲式结构特征二胡曲《心香》是奏鸣曲曲式结构,使用了协奏曲大框架,相较于传统协奏曲来说更注重奏鸣性。整部乐曲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下文结合各个部分的内容展开全面分析。第一,呈示部(1~54小节)。这个乐段使用了三段相似的主题材料,音乐风格更加鲜明。后续乐段也据此展开,同时成为音乐动机。这里作曲家使用了倒影、变奏等多种转换方式,为后续的情感转化奠定了基础。第二,展开部(55~208小节)。这个乐段延续主题材料,并且在速度方面进行了多次转变,如小快板、中板、急板、行板等。通过速度变化引导情感转变,保证乐段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结合本乐段的具体段落来看,一共使用了4次主题。第一次,乐段设计为“A+B+A1”的结构,并且从弱段切入,通过后十六、全十六等多种节奏的使用,整个乐段变得非常丰富,情感变化也更加流畅[2]。第二次,作曲家将乐段变为D大调,并针对“do…mi…re”进行了转调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使乐段与主题类似,但也使整个乐段更具艺术韵味。第三次,作曲家将乐段变为C大调,灵活运用2/4、3/4、4/4等节拍,丰富了音乐的律动元素。第四次,作曲家引入五连音元素,同时钢琴声部三连音作为配合。接着通过两段重复的旋律凸显主题,最终以一个长音结束。整个乐段以主题“do…mi…re”为主干,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第三,再现部(209~224小节)。这个乐段是主部旋律的再现,通过首尾呼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乐段主题。第四,尾声(225~230小节)。这个乐段在钢琴声部设置了长音,实现了整个乐曲的升华与延续。2.2…音乐文化内涵二胡曲《心香》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艺术,二胡曲《心香》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