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4月第8卷第7期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ApoB和γ-G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赵肖肖(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江苏无锡214046)【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载脂蛋白B(Apo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n=35)和良性病变组(n=51),均行MSCT检查及血清ApoB、γ-GT水平检测,比较两组MS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ApoB、γ-GT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变组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低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病变组血清ApoB水平低于良性病变组,γ-GT水平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ApoB、γ-GT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5%和90.8%,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MS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ApoB、γ-GT可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有利于病变性质的早期筛查。【关键词】肝脏;占位性病变;多层螺旋CT;血清载脂蛋白B;γ-谷氨酰转肽酶;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7-0057-03肝脏占位性病变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根据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由于其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且极易合并多发小结节样改变,故临床诊断难度大[1]。相关研究表明,机体脂质代谢参与肝脏占位性病变发病机制,血清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是临床常见血清标志物,均与肝脏占位性病变病情发生发展存在联系[2-3]。但单独检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尚需联合其他方法共同诊断。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通过多方位成像技术清晰反映肝脏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并可通过多参数评估病变组织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而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信息[4-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MSCT联合血清ApoB和γ-G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