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基于审美创造能力培养的小学古诗词“三素二朗”式教学研究杨雯雯(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广东东莞523620)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之一是“审美创造”,义务教育教科书中也增加了古诗词教学内容,古诗词为学生提供了审美创造素养提升的深厚土壤。教师围绕审美创造,建构“三素二朗”式课堂,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从而表现美和创造美,还能培根铸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文章首先阐释了“三素二朗”的概念,分析了其具体指向,然后通过教学实例阐述了“三素二朗”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建构,最后提出了“三素二朗”式课堂教学的评价角度。关键词:审美创造;古诗词;“三素二朗”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丰富的美育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断,从中华传统美育的角度,阐明了诗歌、礼仪、乐舞之间的关系。朱光潜先生也提出:“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青少年缺少美育,就不可能全面发展。《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对学校美育课而言,既开设好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各类美育艺术课程,又充分挖掘不同课程所蕴含的美育价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载体,学习古诗词既有利于学生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可见古诗词教学愈加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课堂的情境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笔者着重研究审美创造背景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建构“三素二朗”式课堂教学,从而达到“诗教”的目的,使学生真正从古诗词中吸收养分,提升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一、解析“三素二朗”“三素”指“素简、素雅和素白”,是从课堂整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