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比较借鉴基于深度学习的实践性校本作业开发陈晓招(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福建龙岩364099)【摘要】实践性作业提供的体验过程能使学生的理解进程清晰化,有效地解决理解模糊、理解错误、理解缺漏等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实践性校本作业的设置要基于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契合教学目标,确定“轻负担、高效益、宜发展”的作业目标,考虑素材与学生的契合度,因人制宜;要围绕某个主题开发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主题作业,让学生在复杂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中,将多学科的核心概念及问题组织起来,从多角度应用知识对其加以表征;要发挥管理机制的作用,统筹各科作业时间,平衡各学科作业量,确保作业难度适中,以实现学科之间实践性作业的整体优化,实现实践性作业与基础性作业的互补优化。【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理解;实践性校本作业【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2-0035-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2.011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的学习。它与浅层学习不同,浅层学习以识记、复述知识等为特征,深度学习是“想要去理解”以及“从学习内容中提取意义”这两者的结合。理解,更强调深层次的思考,即解释、思辨、推理、验证、应用等更有难度、更加复杂和更具综合性的学习结果。基于理解的深度学习,是在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逻辑上预设了学生的理解,以标准化、统一化、同步化的教学,给所有学生同一解释。这些“成人”角度的预设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误解”,使学生在学习中缺失真正的“理解”。实践性作业提供的体验过程能使理解进程清晰化,有效地解决理解模糊、理解错误、理解缺漏等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当前,实践性作业已成为校本作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就基于深度学习的实践性校本作业的开发进行具体阐述。一、契合目标,整体推进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学习目标的延伸。实践性校本作业与基础性作业一样,关注学科目标的达成。与基础性作业不同之处在于,实践性校本作业更强调过程性目标的深度落实,要更好地发挥它的此项功能,学校要整体实施、全学科推进。学校以人为本,做好顶层设置,引领各学科根据学生情况和学校实际,开发可操作、有实效、有特色的实践性校本作业,在整体推进中实现育人目标。在落实过程中,学校要将实践性作业的实施纳入学校作业管理体系,从教师培训、作业开发、作业实施、全面评价、资源开发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