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广场2024年03月(总第261期)[摘要]文章使用语用学关联理论研究瑞典译者郝玉青和华人译者张菁所合译的《射雕英雄传》中各章节标题的翻译,旨在探讨此译本的标题翻译特点,为今后我国优秀文学作品更成功走进国外读者心里提供启示。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武侠小说各章节标题时,为了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为其他译者翻译中国优秀作品提供参考。[关键词]《射雕英雄传》;关联理论;标题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9-0023-04收稿日期:2023-10-23作者简介:夏云云,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王松,博士,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关联理论视角下《射雕英雄传》标题英译研究□夏云云王松1研究背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在2018年被瑞典译者郝玉青和华人译者张菁翻译成英译本发行,与《雪山飞狐》《鹿鼎记》《书剑恩仇录》译本不同的是其在海外引起的反响更热烈。其传播更成功的原因除了传播学上的“知名出版商/赞助人在武侠小说备受欢迎的市场环境之下,以传播受众需求为定位,提供了《射雕英雄传》英译传播的良好环境;国内外最大的线上线下销售商提供了强大的传播推力”(吴玥璠等,2019)外,还与译者对译文的处理有关,郝玉青和张菁的合作翻译确保了译文的可读性、受众的接受度和分卷发行的连续性(吴玥璠等,2019)。这次优秀武侠文学作品的成功“走出去”为今后我国更多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国外读者心里提供了更多启示。我国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过《射雕英雄传》成功传播的原因,比如从评论角度包括媒体评论和读者评论(刘毅等,2019;张汨等,2020),译介研究(叶铖铖等,2019),翻译删减的“合规性”(戴若愚等,2019),创造性翻译(赵刚等,2019),译者本身(李伟等,2022;蔡筱雯,2021;韩淑芹,2020),副文本的“第二世界构建意识”(张莹,2023)等,虽然此译本的海外传播和译者接受度目前较好,但就译文本身而言还有进步空间,如何在翻译时兼顾武侠小说的“文化性”和“文学性”(吴玥璠等,2019)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此外,对于郝玉青译本的争议依然存在,她的回复是不能牺牲译文流畅度来让译文读者了解原文所有细节,译文读者需要自己去探索一些内容,她需要寻找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与不让他们迷失自我之间的平衡点,这与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一致。译者需要寻找到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