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文艺教研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然而,在当前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高校音乐教学与生态环境教育相结合,提升高校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1…高校音乐教学与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1.1…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音乐教学对促进学生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开阔审美视野,提高音乐素养。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借助音乐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注重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演奏技巧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的音乐情感和想象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1]。另外,一些高校缺乏将音乐教学与现实社会、环境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音乐教学侧重表演和欣赏音乐本身,忽视了音乐与社会、生态环境的联系。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音乐教学应与生态环境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与生态环境教育相融合,可以更好地突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1.2…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随着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广泛宣传,许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校的生态环境教学仍存在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较为单一,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无法深入理解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组织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少之又少,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学科知识为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2]。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往往只掌握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高校生态环境教育推进缓慢。此外,随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大学生已初步建立生态环保意识,在校园内乱扔垃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