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期《音乐剑作》151钢琴曲由《努玛阿美》的民族性创作技法陈宝禄摘要:《努玛阿美》是作曲家张朝以云南多种民族音乐元素为创作基因,将现代作曲技法与云南民间音乐元素巧妙结合,创作而成的一部具有浓郁民族色彩和鲜明个性特征的钢琴作品。本文聚焦其民族性,通过对民族调式、民族和声、民族器乐及民族舞蹈等元素进行分析,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探讨其中的文化表达与思想内涵。关键词:钢琴曲《努玛阿美》;张朝;民族音乐元素;创作技法张朝,1964年出生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德国朔特音乐出版社签约作曲家,人选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荣获“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张朝出生在音乐世家,7岁起随父亲张难学习钢琴,11岁学习作曲,1984年考人中央民族学院本科,就读钢琴、作曲双专业,1998年硕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其作品曾获“金钟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并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比赛中获多项大奖。张朝的音乐作品体裁多样,涵盖多种乐器,包括钢琴独奏、交响乐、舞剧、民族器乐、音乐剧等,其中钢琴独奏作品有六大曲集:《土风集》《古风集》《日记集》《自然集》《改编集》《少儿集》钢琴曲《努玛阿美》是张朝《土风集》中的代表作,于2010年开始构思,历经七年的创作于2017年定稿,2019年正式问世,由旅美钢琴家蔡曦在首届“中国(三亚)国际钢琴音乐周”上首演,2021年带有副标题“致父亲张难”的版本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努玛阿美”(NumaAme)是哈尼语,最美丽的家园之意。它是哈尼人心驰神往的美努玛阿美丽家园,也是寄托美好愿望的精神家园。在德国朔特版本中,标题则被直接翻译成“太阳之原”。《努玛阿美》是张朝借用“努玛阿美”为哈尼族人“故乡”的象征,表达了身在北京对心中的“努玛阿美”故乡云南山水和人物的深深思念之情。民族风格的钢琴曲创作分为三个层次一一改编、撰编和原创:直接运用熟悉的民歌旋律配上丰富的和声进行创作称为改编,如张朝的《中国旋律20首》、王建中的《浏阳河》和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等;运用部分的民歌乐句片段进行创作改编称为撰编,创作的部分与民歌素材差不多对等,如陈其钢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借用了《梅花三弄》的完整主题)等;将民族音乐元素融进血液,充分化作创作语言,运用民族音乐的精髓、神韵、调式特征等,得民族音乐之神而忘其形称为原创。这一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