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024·2技术推广·试验研究细菌性叶斑病是莴苣类蔬菜主要病害之一,夏秋季易发病,特别是雨季露地栽培发病严重,防病不及时病斑连片失去经济价值。呈贡蔬菜产区及外出发展产业化生产的农户,趋向于栽培莴苣类中的油麦菜、意大利生菜,种植面积4000hm2以上,年栽培面积超过2万hm2,占蔬菜播种面积的60%以上,若防治不及时则损失严重。油麦菜、意大利生菜为散叶生菜,食用叶片,末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短,农产品安全性十分重要。在以前试验基础上,首选生物农药多粘芽孢杆菌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找出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提高防效,取代化学农药,为推广应用打好基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昆明市呈贡区上可乐村,海拔1897m,年均气温14.7℃,年降水量789mm。土壤为鸡粪土,肥力上等,前作菜心,有塑料大棚保护,排灌条件优越。试验中3次施药均在17:30后,晴间多云,气温20~22℃,1级微风。1.2供试材料供试油麦菜品种为台农。供试药剂有山西临猗中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0亿CFU/g多粘芽孢杆菌WP、陕西西大华特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5%噻霉酮AS、山东利邦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6%春雷霉素WP。靶标生物为引起油麦菜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荧光假单胞菌生物型Ⅱ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biovarⅡ(Trevisan)Migula。1.3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6个处理。小区长5.5m,宽3.24m,面积17.82m2,每小区定植12行,每行22株,共264株。试验处理及用药情况(见表1)。表1油麦菜生物药剂试验处理方案处理代号(名称)药剂浓度(倍)用药次数(次)每次亩用药量合计亩用药量1(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500330g90g2(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0345g135g3(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750360g180g4(1.5%噻霉酮AS)750360mL180mL5(6%春雷霉素WP)1000345mL135mL6(空白对照,CK)----多粘芽孢杆菌WP防治油麦菜细菌性叶斑病药效试验马红明1,杨制业2,何开彩1,麻纯文1*(1.昆明市呈贡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呈贡650500;2.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涉农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呈贡650500)摘要:在生菜主产区选用生物农药50亿CFU/g多粘芽孢杆菌WP开展药效试验,以探索最佳施用量,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多粘芽孢杆菌WP随施用量的增加防效提高,极显著提高至92.59%;1500倍液3次药后7d防效比6%春雷霉素WP1000倍液极显著提高,750倍液防效与1.5%噻霉酮As防效差异微小,并且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