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1期2024年3月信阳农林学院学报JournalofXinya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Vol.34No.1Mar.2024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探究唐芳(信阳农林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研究性教学兼具教学和研究的功能,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在培养和输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各类高校积极探索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案例教学、问题解答、实地调研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1。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时间短,传统教学概念根深蒂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比较刻板,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充分考量教师资源、学生水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因素,探索适合本校校情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提高研究性教学质量。1地方应用型高校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不同,地方应用型高校定位于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具有较高的知识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探讨并实践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1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调研发现,应用型高校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过程等。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知识的机械记忆,所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实践迁移能力不足,运用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欠缺[2},这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相违背。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引人慕课、翻转课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