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与饲料2024年第2期·77·蛋鸡禽腺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赵伟伟山东省宁津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宁津253400摘要禽腺病毒和大肠杆菌病都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而且多是2种病混合感染的情况。鸡群一且发病,就会导致鸡群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产蛋下降,有咳嗽和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和排出黄绿色稀便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抽搐和瘫痪等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给养殖场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混感病症,需要在隔离病鸡的基础上进行治疗,通过加强营养,提升机体免疫力的同时应用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在养殖中要注重对该类疾病的预防,促进健康养殖。关键词蛋鸡;禽腺病毒;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治禽腺病毒病是1种危害蛋鸡养殖业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原感染可以引发3种临床病症,分别是鸡包涵体肝炎、产蛋下降综合征和火鸡出血性肠炎。禽腺病毒对鸡群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一旦发生腺病毒感染,就容易继发大肠杆菌,这样就会导致2种病共同危害,使得蛋鸡出现发病急、病程长和高死亡率等特点,甚至会导致鸡群丧失产蛋性能并出现大量死亡,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简介禽腺病毒(avianadenovirus)是一种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的DNA病毒,不具有囊膜、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颗粒。病毒粒子大小75~90nm,其中核心大小55~65nml,禽腺病毒有12个血清型,分3个群,其中I群和Ⅲ群主要感染鸡,流行的主要病原类型包括禽腺病毒1型(FAdV-1)和禽腺病毒4型(FAdV-4),其中FAdV-4是目前最为常见和致病性最高的类型。禽腺病毒的病毒颗粒在环境中相对稳定,病毒收稿日期:2023-09-04作者简介:赵伟伟,女,1980年生,中级兽医师。颗粒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能够保护内部的DNA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干燥的环境中能够维持一定的活性。禽腺病毒颗粒在低温和低湿环境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尤其是在冷冻条件下,其对高温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可以在60℃下存活1h左右,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延长,病毒的活性会逐渐降低。禽腺病毒在酸性条件下(pH3~5)仍能保持一定的活性,而在碱性条件下(pH9~11)则会迅速失活;该病毒对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对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和醇类消毒剂(如乙醇)的抵抗力较强,需要使用更高浓度或更长的消毒时间才能有效杀灭。鸡大肠杆菌存在多个菌株,其中一部分是致病性菌株,可以引起蛋鸡大肠杆菌病。致病性菌株通常具有特定的毒力因子,如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