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ANDONGMAN理论探索—16—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初中美术“造型与表现”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实践张兆帅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刘寨农业中学730724摘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使得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为手段的初中美术不得不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思路,将核心素养作为思想导向,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在自我感知、体验、实践中发散思维、勇于创新、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造型·表现”作为初中美术教材中的重要板块,在落实这一教学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造型·表现”是美术教材中独具魅力的一个板块,突出表现在材料的多元性、表达的开放性、创作的愉悦性以及教育的人文性,学生在大胆创作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质,践行核心素养理念。这对于只重视美术技能教学的农村学校来说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能够全面调动农村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一、农村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1、多元素材,自由表达,强化效果“造型·表现”具有生活性、实践性、愉悦性和多元性,这些个性特点使得“造型·表现”的教学素材有着内容的广泛性和兼并性,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的自由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强化对他们自由表现力的培养,并对学生的情感做出积极的引导,强化教学效果。2、内外联动,多重理解,强化感知在开展农村初中美术“造型·表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把握核心素养理念对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辐射和引导下,有计划、有意识地促进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在课内课外的有效联动中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多感官的体验,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美术,强化感知,从而将美术作品的意境和魅力精确地传达出来。二、农村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优化策略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保障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只有对美术“造型·表现”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多感官系统进行自主创作,并在愉悦的情绪支配中推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落实,而情景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切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结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造型表现”板块《画家乡的风景》课程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利用情景创设的方法深化教学目标,在多媒体的图画、视频、声音等交织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