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024/04/语文教学与研究/聚焦与思考/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研究O谢荣娥谢荣娥,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摘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点,拓展与探索丰富的路径,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论文以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具体实施路径,实现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组建与指导科研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融专业性、社会性、实践性一体,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集先进性、科学性、现实性于一体,引导“挑战杯”竞赛项目。引导学生紧密结合课程学习中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在大量阅读、材料收集与整理、田野调查中,强化问题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加强合作与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养。关键词: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路径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及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以课程建设为基点,最终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期间需要去深入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太多。如何在系统讲授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是一个切人点,我们需要去拓展与探索丰富的路径,去实现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一、立足古代汉语课程,组建与指导科研兴趣小组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故此,古代汉语课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使命与价值,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内容,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坚定学生民族自信心。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古代汉语》课程开设两个学期,每周三至四节,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怎样安排教学内容?如何讲授相关专业知识与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古代汉语》授课中大量用例及文选都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这些内容进行挖掘与适当联系,是能在育人方面发挥很大作用的。带着这种想法,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聚焦与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12024/04/021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