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2024年第34卷第1期JMedImagingVol.34No.12024高频浅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Clinicalvalueofhigh-frequencysuperficialultrasoundinthediagnosisofendometrialcarcinoma战介芝1,张芹芹1,霍晓恺2,高含31.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超声科山东青岛266000;2.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山东聊城252600;3.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扬州225001【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浅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196例,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同期常规体检的非子宫内膜癌患者160例,作为非子宫内膜癌组,均行腔内探头高频浅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相关指标。结果子宫内膜癌组与非子宫内膜癌组相比腔内探头高频浅表超声检查表现为子宫增大、内膜形态不规则、内膜回声增强以及宫腔积液。血流动力学指标中PSV值、EDV值较高、阻力指数较低,血管指标中血管指数、血流指数、VFI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中通过采用腔内探头高频浅表超声检查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7.18%、100%、阳性预测值100%。结论腔内探头高频浅表超声检查妇科小器官恶性肿瘤临床价值较高。【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血流特征;血管指标;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737.33;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24)01-0159-03高频浅表超声检查应用到妇科小器官恶性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可获得一定的效果[1-2],本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腔内探头高频浅表超声检查特征进行分析,皆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196例,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1.0±4.1)岁。另选择同一时间来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非子宫内膜癌组患者160例,作为非子宫内膜癌组,年龄46~64岁,平均年龄(51.0±4.0)岁。纳入标准:1)子宫内膜癌组均经病理学确诊;2)年龄45~65岁;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患者病灶存在明显的感染性疾病;2)存在感染性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者;3)合并其他部位肿瘤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1.2检查方法采用GEVolusonE10型腔内探头高频浅表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RIC5-9-D,频率4.55~8.33MHz,患者排尿后保持截石位,使用消毒避孕套对其包裹后将其深入到患者阴道并进行相应检查,检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