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与饲料2024年第1期浅析动物疫病净化过程中的困境与解决措施毛颖红广西灵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灵川541299摘要动物疫病净化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重点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多地大力推行国家相关政策并积极落实,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并着重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当前我国在实际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中仍存在问题,如行业结构缺乏合理性、管理模式尚不完善等。本文总结了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多部门协作开展净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净化技术和净化模式、加强监督监管力度等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为今后的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动物疫病;净化技术;净化模式;应对措施目前,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市场安全的高危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式变得愈发严峻,口蹄疫、禽流感等多种疫病交替出现,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及净化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相关防疫检疫部门也应积极转变自身工作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净化防控措施,尽可能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治质量和净化效果,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动物加工产品。1动物疫病净化过程中的困境1.1行业结构缺乏合理性自非洲暴发猪瘟之后,大部分生猪散养户已经消失,全国各地区规模化动物养殖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即便如此,牛羊、家禽散养户仍然较多,由于散养户的疫病防控意识和净化理念都未能得到及时、持续的更新,大部分都还停留在“疫苗免疫的表层,认为饲养的动物只要不发病就没有问题”的阶段,而对于接种疫苗后,动物实际的免疫效果如何、抗体效果何时下降、是否需补打疫苗以及消毒灭源等多项工作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观念和意识导致很多动物养殖场极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合理规划,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快速波及附近其他规模化动物养殖场[1]。1.2疫苗免疫模式的负面影响疫苗免疫可以有效预防大规模的动物疫病暴发,且能够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控制动物疫情蔓延,但是,对于动物疫病净化,疫苗免疫模式等仍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2]。首先,动物接受疫苗免疫后,其生活环境中和动物体内会长期携带相应病毒;其次,体内有潜在病毒的动物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因疫苗免疫导致病毒基因加...